台灣百合
台灣百合~學名:Lilium formosanum以
福爾摩沙為種名,是台灣的特有種,屬
於四種台灣原生百合之一,亦稱高砂百
合;另有小葉種的變種(小葉台灣百合
,Lilium formosanum var.
microphyllum),若別出則台灣原生百
合為五種。
台灣百合授粉後結實,果實為圓柱形的
蒴果,成熟後裂開,具薄翼之種子隨即
散出。成熟時自動自頂端開裂,種子扁
而薄,數量極多,台灣百合的果莢平均
種子數約為1500-1900粒。
在台灣分佈極廣,南至屏東,北至東北
角,從海岸邊到高山上都可見到它們的
蹤跡。通俗別名包括了野百合、喇叭花
、山蒜頭、師公鈃、打碗花等等。打碗
花的名稱源於客家父母親會恫嚇孩童不
要摘採,不然用餐時會打破碗的典故。
台灣百合的開花到結果時期,花莖的角
度變化十分特殊,亦稱「垂直開花」。
也就是在花苞初現時是零度,完全成型
時則為為俯角 180 度,到開花時再倒
仰 90 度,等到結實時又回復零度。
食用:地下麟莖球形成瓣狀,略帶苦味
,但具清香。生食或煮食均可。
藥用:性味:苦、微寒,有小毒。效用
:鱗莖:清涼解毒,止咳;種子:鎮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