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青葙的小知識



青葙的小知識

青葙別名野雞冠、萋蒿、崑崙草、白雞冠、野雞頭、雞冠

莧。青葙子氨基酸種類比較齊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
種子含有豐富的脂肪油,主要成分為:棕櫚酸、硬脂酸、
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種子還含有種
類較齊全的礦質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對傳遞神經
衝動,維護腦及神經功能發揮重要作用。青葙子油中不飽
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脂肪油以油酸、亞油酸為主要成分。
亞麻酸都是維持人體機能正常運轉所必需的脂肪酸,具有
降低血脂,調節免疫系統等重要生理功能 。種子油具有
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另含有碳水化合物粗纖
膳食纖維維生素、B1、B2、B6、C、
鋅等營養

青葙的嫩葉可食用,是救荒的野菜;種子也被民間視為強
壯劑;莖葉也可以治皮膚搔癢症喔。
經動物試驗,青葙子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青葙子油脂有擴
瞳作用。青葙子水煎劑給家兔灌胃給藥6天後,可使眼內
壓下降。



青葙主治眼結膜炎,角膜炎,高血壓。
青葙藥用方面,在9~12月間採集種子,去雜質曬乾,入藥
稱青葙子,稱草決明,有祛風熱、明耳目、益腦髓的功
用,可治目赤腫痛、高血壓、障翳、疥癩等,與中藥決明
子的用途基本上是相同的,兩者常配伍同用,但使用上仍
有細微的區別,一般而言,決明子以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
目赤腫痛為主;而青葙子則以治療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目赤
腫痛為主。又決明子略帶補性;而青葙子則無補性。另
外,根據民間的調查,更有人以鮮青葙葉搗爛敷於患處,
來治療創傷出血,效果奇佳。而其花序味苦,微寒,可治
吐血、頭風、目赤等。

青葙下鍋前要先將青葙葉用開水多燙幾次,去除澀味和紅
色色素,如此湯的顏色才會清澈,也會更加爽口。還有採
集時要記得採取嫩葉,太老的葉纖維較多會影響口感!

青葙青光眼患者禁吃。肝虛目疾不宜單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