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茭白筍的小知識



茭白筍的小知識


茭白筍的水分很多,100公克裡93.5公克都是水分,纖維
含量也很豐富,由於每100公克熱量只有22大卡,熱量相
當低,對於想減肥的人,是很不錯的食材,吃了也會有
飽足感。
除了熱量低,茭白筍還含有維生素A跟C,每100公克的鉀
含量約有180毫克,頗為豐富,除了高血壓跟心血管疾病
患者吃茭白筍,有助於控制血壓外,糖尿病這類慢性病
患,也很適合食用,但切記烹煮時要清淡,千萬不要煮
得又油又膩。
慢性腎衰竭患者食用前最好先燙過,降低茭白筍的鉀含
量。不單是茭白筍,基本上,蔬菜的鉀含量都較高,都
要先燙過。

茭白筍屬性甘、寒,有清熱利濕、利尿的效果,很適合
炎炎夏日食用。尤其是體質較為燥熱的人,容易覺得心
煩、口乾舌燥,以及小便較黃、味重,這時候吃一些茭
白筍會有幫助。
但要留意的是,體質虛寒容易腹瀉、肚子脹、頭暈,還
會覺得手腳冰冷的人,最好減少吃茭白筍的頻率。有人
建議濕疹患者吃茭白筍可以清熱利濕,這要看患者體質
究竟是屬於濕熱或是脾胃虛寒型而定,前者適合食用,
但很多濕疹患者都屬於脾胃虛寒型,吃太多可能症狀更
嚴重,最好先搞清楚自己的體質。



茭白筍是生長在沼澤中的高大植物,以前叫菰。水中有
一種稱做菰黑穗菌的低等動物,寄生在菰的莖部,刺激
了植株,使莖部肥大起來,就是今天我們吃的茭白筍。
到了熱天以後,常有黑心現象,那些黑點是殘留的菰黑
穗菌,並不是土質或其他!長黑斑的茭白筍,一樣能吃

茭白筍食用部分為肥大的肉質嫩莖,通稱為茭肉。茭白
筍的形成是自然界中一種最有趣及特殊的現 象,其形成
 與一種稱為黑穗菌的真菌有密切關係。茭白筍植株由於
黑穗菌的寄生及刺激,莖部腫大,形成 顏色潔白,質軟
味美的筍狀嫩莖,這就是茭白筍的食用部份。但就植物
學的觀點而言,茭白筍為一種病態莖,是受黑穗菌寄生
後所形成的菌癭,可供食用,但若無黑穗菌的共生,茭
白植株無法結筍,無經濟價值可言。寄生在茭白的黑穗
菌,稱為菰黑穗菌或食用黑穗菌,我國古時稱為烏郁。
凡被黑穗菌感染的 茭白筍植株,它的地下莖肉部都含有
黑穗菌的菌絲體,當春季萌芽生長時,菌絲體即由地下
莖進入新芽中,與 生長點一起向上生長,等到適當的氣
溫,菌絲體迅速生長,地上莖受到菌絲的刺激,經由細
胞生長素(Auxin)及細胞刺激素(Cytokinin )這兩種生長荷
爾蒙刺激的結果,細胞不斷增殖膨 大,逐漸形成一個長
紡錘形的菌癭,同時葉片行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也都轉
移集中貯藏於此,於是形成甜嫩可口的筍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